企業QC活動過程控制與PDCA循環
圓 篇魏黲籍黑龍弘省學術年會論文親 企業Q C 活動過程控制與P D C A 循環 金京善龍翔天 摘要:在企業Q C 小組活動過程中,過程控制是保證質量形成的主要手段,它本身就是一 個D C A 循環。運用P D C A 循環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我們一直在Q C 目標策 劃,實施過程和檢查總結的三個階段中,遵循這一原則;同時采用目標值量化和統計工具應 用等方式。在進行課題研究時,開展各個層次的Q c 活動。在前期策劃時,主要由管理人員開 展管理型Q c 活動,把好課題確定,注冊登記等關口;在實施過程中,開展現場型和攻關型 Q c 活動,解決并克服質量通病及實施中的難點;在事后控制中,主要是及時統計控制數據, 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并分析原因,扎實開展企業Q c 活動。 關鍵詞:Q C ;過程控制;P D C A ;循環 牡丹江水力發電總廠由始建于2 0 世紀3 0 年代的鏡泊湖老廠、7 0 年代擴建的地下 電廠和9 0 年代建設的蓮花電廠組成,總裝機容量為6 4 6 M W ,是黑龍江省電力公司惟一 的水力發電企業。 長期以來,我廠堅持走質量效益發展之路,以科技為先導,以管理為核心,充分發揮 Q C 小組作用,與時俱迸,不斷創新,推動了班組、分廠、總廠常周期安全生產,發電量創我 廠歷史最高記錄,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企業各項經營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0 c 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 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組織起來, 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Q c 小組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 種有效組織形式,是職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是一項全員性的并帶有根本性的活動,不論是產品質量、工作質 量還是服務質量都需要有高質量的工作質量作保障。這其中,領導的重視和積極參與是 推動Q c 小組活動的關鍵因素;制度健全和激勵到位是調動職工參與Q C 小組活動積極 性的有效手段;加強培訓提高素質是提高Q C 小組活動效率和成果質量的有力保障;層 層發表、推陳出新是提高Q c 小組成果質量的有效途徑;推進者的盡職盡責、注重活動過 程的指導與管理是保證Q C 小組活動持續開展的有效補充。 一、Q C 小組活動的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是控制Q c 活動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過程控制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尤其是事前和事中控制,這是我們較為薄弱的環節。 ( 一) 事前控制 1 .做好Q c 小組活動的質量策劃,結合企業本年度的經營方針和目標及現狀,制定推 動Q C 活動的推進方針和計劃;明確重點和推進力度;Q C 小組數量的發展;成員的質量教 育;成果發表和交流;外出學習和交流等。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扎實的開展組建和注冊 登記,通過認真開展質量教育,提高廣大職工的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和參與意 識,在企業內部形成推動開展Q C 小組活動的氛圍。 H E l L o N G J I A N G s H E N G x U E s Hu N l A N H U l L u N l 『v E N J I2 參穢艿 2 ./J 、組活動前,要作好小組人員的技能培訓和課題選擇及注冊登記,保證活動過程 嚴格按照Q C 小組活動的有關規定,努力達到最佳效果。 3 .主管部門應加強Q C 小組的組建、注冊登記、活動、管理、培訓、成果發表、評選籌項 工作。 ( 二) 事中控制 1 .加強小組活動過程中的檢查,強調組長的職責是最重要的,這是提高Q C 小組活動 質量最為簡單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2 .加強Q C 小組的質量教育,增強成員的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參與意識, 加深對活動的宗旨的理解。 3 .按計劃組織小組活動,制定計劃認真分析確定課題,結合本專業技術開展活動,做 好日常活動記錄出勤考核。 ( 三) 事后檢查 1 .成果完成后,要及時進行檢查。 2 .注意計劃的實施情況,出現偏差,及時糾正,要在做好總結的基礎上,形成成果報告, 嚴格按活動程度進行總結,無論有形成果還是無形成果,都要有充分的依據和說服力。 二、P D C A 循環的實際運用 Q C 小組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是職工參加企業民 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 一) Q c 小組與行政班組的區別 1 .組織原則不同 行政班組是根據企業內專業分工與協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則自上而下建立的,是 基層的行政組織。 Q C 小組是根據活動課題所涉及的范圍,按照興趣和感情的原則自下而上建立的群 眾性組織,帶有非正式組織的特性。 2 .活動的目的不同 行政班組活動的目的是組織職工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任務與技術經濟指標。 Q C 小組則是以提高人的素質、改進質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 開展活動的小組。 3 .活動的方式不同 行政班組的日常活動通常在本班組內活動。 Q C 小組是可以在行政班組內,也可以跨班組,甚至跨部門、跨車間組織起來的多種 組織形式,便于開展活動。 ( 二) Q c 小組的特點? 1 .明顯的自主性∥弦 以自愿參加為基礎。 硼, 2 .廣泛的群眾性一,+ 可以是各類、各級人員的組合。 j :I 3 .高度的民主性/,一j 民主推選,成員平等。玨。j 4 .嚴密的科學性 圓 圓 黝霾》艿票丸訌省學術卑會論文梟 遵循科學的工作程序。 ( 三) Q C 小組活動的管理過程 開展Q C 小組活動,要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就涉及到兩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第一是專業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屬于什么專業范圍,就需要這方面的專業技術。 第二是管理技術:就是程序,證據、方法,技巧等。 把兩個方面技術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而管理技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 內容: 1 .遵循P D C A 循環的工作程序( 見圖1 ) P ( p I a n 卜刊喲I 、D ( D o 卜執行、C ( C h e c k H 僉查、A ( A c t i o n 卜處理。做任何一件事或解決 一個問題都必須有一個思路,這個思路就是P D C A 的活動規律( 或叫程序) ,通常講開展 Q c 小組活動要遵循四個階段八個步驟。即: P 階段:找出所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確定主要原因。 D 階段:制定對策并組織實施。 C 階段:檢查所取得的效果。 A 階段:制定鞏固措施,提出遺留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P D C A 循環的特點: 一是循環前進,階梯上升( 也即爬樓梯) :也就是每完成一次P D C A 循環,就要達到一 個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進行P D C A 循環而達到更高的目標。 二是大環套小環:即每個階段的P D C A 大循環中都有P D C A 小循環。 舔?據環 廠 ) 餓 。u ∥\ \‘lN :。用風/ ≮拶 劃紗 ~..—/ 圈1 2 .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說話 對所選擇的課題,所制定的目標,原因的分析,主因的確定,所制定的每一條對策及 實施,所達到的效果等一系列內容,都必須用證據來說明,這些證據必須客觀,用數據和 實際依據來說話,這樣才有說服力。 3 .應用統計方法 為了開展活動,分析原因等,我們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有些數據是有用的,而有些 數據則沒用。要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提練出有用的部分,為課題內容所用。在 收集整理,分析數據時就要用到一此統計方法,因此必須會靈活應用一些常用的統計 方法。 ( 四) Q c 小組活動的程序如圖2 H E I Io N G l I A N G s H E N G ) ( u E s H u N l A N H u I L u N 怔剛冊口6 ● 叵互丑 ‘ 圖2 1 .選擇課題 課題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指令性課題,即由上級主管部門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 向Q C 小組下達的課題任務;- - 是指導性課題,一般由主管部門根據企業需要,推薦并公 布一批可供Q C 小組選擇的課題;三是由小組自行選擇課題。 Q C 小組選擇課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一要針對上級的方針,目標在本部門落 實的關鍵點來選題;- - 要從現場或小組本身存在的問題方面選題;三要從用戶不滿意的 問題中去選題。 選題還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課題宜小不宜大:小課題易于取得成果,活 動周期短,能鼓舞小組成員的士氣;選擇小課題,大部分對策都能由小組成員來實施,更 能發揮創造性;小課題大部分是現場或身邊存在的問題,通過努力取得成果自身也受益, 且能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小課題容易總結成果;二是課題的名稱應一目了然地提出要解 決什么問題,不能抽象,課題的名稱應直接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不要戴高帽;三是關于 選題理由:應直接寫出選此課題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長篇大論地陳述背景。只要說清理 由就可以,也可以用框圖等形式表示。 2 .現狀調查 申一 穗鸚麓一夠四 圓 ∞磊》艿票龍江省學術卑會論文親 課題確定后,為了掌握本課題目前的狀況,就要進行現狀調查,通過對調查所收集的 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把存在的問題點找出來,就可以制定課題所要達到的目標。現狀調 查的好,就給解決課題打下了好的基礎,現狀調查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 1 ) 用數據說話 收集的數據要有客觀性,真實反映問題; 收集的數據要有可比性,用來說明問題; 收集的數據要有時效性,反映近期的情況。 ( 2 ) 數據整理 對調查中得到的數據要整理、分類、進行分層分析,以便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從 多層次、多角度來分析,從中發現問題的根源。 按時間區分:如按年、季、月、日、班次等來區分; 按地點區分:如按位置、場地、部位來區分; 按癥狀區分:如按缺陷種類、特性、狀態等來區分; 按作業區分:如按生產線、設備類別、操作人員來區分。 ( 3 ) 數據的確認 不僅收集已有記錄的數據,更要到現場去觀察、測量、跟蹤、直接掌握第一手資料,以 掌握問題的實質。 現狀調查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作用就是為目標值的確定提供充足的依據。 現狀調查常用的方法有:調查表、簡易圖表、排列圖、直方圖、控制圖、散布圖、分層法 等。 3 .設定目標 設定目標是確定小組活動要解決問題的程度,也是為檢驗活動效果提供依據。設定 目標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 1 ) 目標要與問題相對應:目標不要設定太多,通常l ~2 個為宜。 ( 2 ) 目標要明確表示:即用數據表達。沒有量化的目標,很難在結果中加以驗證,說不 清楚,只有量化的目標,才能檢查和對比。 ( 3 ) 說明制定目標的依據或對目標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設定目標所用的方法:通常可 用柱狀圖、折線圖等簡易圖表。 4 .分析原因 進行原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在分析原因時,小組成員應廣開思路, 從可以設想的所有角度收集可能產生問題的全部原因。 分析原因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 二是分析原因要展示問題的全貌,即從各個角度把有影響的原因都找出來,盡量避 免遺漏。可從人、機器、材料、方法、管理、環境、等幾個角度入手; 三是分析原因要徹底,一層層地深入下去,一直到可直接采取對策的具體因素為止。 只有原因分析的徹底,才能使對策制定得簡單、明確,針對性強; 四是要正確、恰當地應用統計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圖、系統圖,關聯圖等。 5 .確定主要原因 ( 1 ) 進行原因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影響問題的主要原因,抓住重點,為制定的對 H E l L O N 刨l A N G s H E N G x u E s H u N I A N HU I 山N w E N J I 筒毋艿 策提供依據。確定主因可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 1 ) 把因果圖、系統圖、關聯圖中的未端因素收集起來,在未端因素中選取主因,因為 未端因素是問題的根源。 ( 2 ) 在未端因素中看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并把它們剔除,不作為確定主因的對象。 ( 3 ) 對未端因素逐條確認,以找出真正影響問題的主因。確認主因的方法是: A .現場驗證:通過現場試驗、取得數據來證明。 B .現場測試:測量取得數據與標準進行比較來證明。 C .調查分析:對不能用試驗,測試的方法取得數據,則可設計調查表,進行實際調查, 進行分析后取得數據。 6 .制定對策 制定對策通常有三個步驟: ( 1 ) 提出對策:即針對每條主因,從不同角度提出改進方法。提出的對策先不考慮其是 否可行,目的是不要有遺漏。 ( 2 ) 研究、確定所采取的對策:即從針對每條主因所提出的若干對策中,分析,確定采 用什么樣的對策和解決問題到什么程度,需考慮的問題: A .對策的有效性和可實施性。 B .避免采用臨時性的應急措施作為對策。 C .盡量采用自已動手就能夠完成和實現的對策。 ( 3 ) 制定對策表:即用表1 的方法把對策內容表現出來。 表1 表格形式 序號要因對策目標 措施地點時間 負責人 制定對策常用的方法:簡易圖表,矩陣圖、P D P C 法,矢線圖、優選法等。 7 .對策實施 在對策制定好以后,小組就可以嚴格按對策表所列的對策計劃進行具體的實施工 作,在實施中要定期檢查實施的進展情況。如果實施中遇到困難無法進行下去,應根據 情況修改對策,再重新實施。 每實施一項對策,都要收集好數據,以便檢查效果情況,在實施中要做好紀錄,以便 整理成果報告時提供素材。 8 .檢查效果 實施所有對策后,通過收集,整理數據,檢查所取得的效果。擴”鯢 把結果數據與目標值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檢查是否實現了目標值。達到目標,說明 j 一‘ 問題已得到解決,可進行下一步鞏固成果,若未達到目標值,說明問題沒有解決,P D C A ;:, 還沒有轉完,應按照要求重新進行下一次P D C A 循環。 ,一: 計算經濟效益:通過經濟效益的計算,確認課題完成的質量同時也能鼓舞士氣,增強,,矢,I 自豪感,調動積極性,效益的計算要實事求是,不能虛夸。tj } 9 .鞏固措施 。”” 圓 團 二飄彥習} 艿羆龍江省學術年會論文親 取得了效果后,為防止問題的重復發生,要制定鞏固成果的措施;把對策表中的有效 措施以制度、規章的形式固定,以便今后執行,再到現場確認是否執行了這些有效的措 施。在取得成果后一段時期做好記錄,進行統計分析,用數據說明鞏固情況。 l O .總結回顧及今后打算 通過Q c 小組活動,解決了那些問題還有什么未解決;有哪些成功的經驗與作法,還 有什么不足需要改進;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開展Q C 小組活動的收獲。 表2 開展Q c 小組活動中統計方法常用的工具 統計方法 老七種工具 新七種工具 簡易圖表 優選方法 f 排列圖 I 因果圖 I 直方圖 { 控制圖 i 散布圖 I 調查表( 檢查表、核對表、統計分析表) 1 分層表 f 關聯圖( 樹圖) l 系統圖 I 親和圖( Ⅺ法、A 型圖解) { P D P C 法( 過程決策程序用法) I 矩陣圖 l 矩陣數據分析法 l 矢線圖 f 柱狀圖 I 餅分圖 f _ 折- 錢圖 I 帶狀圖 l 雷達圖 f 黃金分析割法 ‘正交試驗法 三、Q C 活動的統計方法 ( 一) 調查表( 檢查表、核對表、統計分析表) 常用的統計工具見表2 1 .作用 用來系統地收集資料和積累數據,確認事實并對數據進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統計圖 表。用途較廣泛。 2 .應用步驟 昵確收集資料的目的; 確定為達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資料; 確定對資料的分析方法和負責人( 用哪種統計方法) ; 根據不同目的,設計用于記錄資料的表格形式; 對收集記錄的部分資料進行預先檢查,審查表格的合理性; 靈活應用調查表的形式。 3 .調查表的種類 ( 1 ) 不合格品調查表 主要用來調查生產現場不合格品( 缺陷、問題) 項目頻數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繼而用 排列圖等分析研究見表3 。 表3 ( 2 ) 缺陷位置調查表 產品型號檢查處外表面 工序 檢查目的噴柒缺陷調查數 2 l 件 用來記錄、統計、分析不同類型的外觀質量缺陷所發生的部位和密集程度,進而從中 找出規律性,為進一步調查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提供事實依據。方法是畫出產品示意 圖,用不同符號表示不同的缺陷,并標注在產品示意圖上見表4 : 再專項目次數累計次數頻率%累計頻率% ( 3 ) 質量分布調查表 ( 4 ) 9 叵陣調查表 ( 二) 分層法( 分類法、分組法) 它是按照一定的標志,把收集到的大量有關某一特定主題的統計數據加以歸類、整 理和匯總的一種方法。分層的目的是把雜亂無章和錯綜復雜的數據加以歸類匯總,使之 更能確切地反映客觀事實。 分層法常與其它統計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如分層排列圖法、分層直方圖法、分層控制 圖法等。 1 .分層法采用的標志 人員:按年令、工級、性別等分層; 設備:按類型、新舊程度、不同生產線分層; 材料:產地、批號、廠家、規格、成份; 方法:不同工藝、操作方法、生產進度等; 測量:測量的設備、方法、人員、取樣方法,環境條件等; 時間:不同的班次,日期等; 環境:照明度、清潔度、溫度、濕度等; 其它:使用條件、缺陷部位、缺陷內容等。 2 .應用分層法的步驟 ( 1 ) 收集數據; ( 2 ) 將采集到的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分層標志; 瓤M船,^,0 i埠冉,∥1。,靴麓冊護 I翁㈣綴㈤夠團 2 5 2 B ) 分層; 似) 按層分類; ( 5 ) 畫分層歸類圖; 3 分層法圖表格式( 見表5 ) 表5 _ 1 按操作者分層 表5 —2 按設備分婁 寢5 - 3 按兩種原園交叉分類 設備 操砟者夸計 ^B 合格 目 不合椿 奮端 L 不夸格 合格 自 { 合格 合格 合計 { 合格 共計 不舍格 按人數 次數 按設備 ( 三) 排列圖( 帕累托圖,意大剎經濟學家) l 作用( 用途) ( 1 】按重要順序顯示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作用 f 2 1 識別進行質量改進的機會。 2 應用排列圖的步驟 f 1 避擇分析的項目; 倒謎擇用來質量分析的單位( 次數、頻數、件數、成本、金額等) ; O 越擇進行質量分析的數據的時問間隔; 舅—薹 舊L o N G J I A N G s H E N G ×u E s HU N I A N H u I L U 刪E h u I 衡移艿 ( 4 ) 畫排列圖o ( 5 ) 利用排列圖確定對質量改進的最重要的項目。 3 .排列圖格式( 見圖3 ) 頻數 累 計 百 分 比 圖3 排列圖格式 4 .作排列圖的注意事項 ( 1 ) 主要項目選l 一2 個,最多不超過3 個,否則就失去了找主要矛盾的意義。 ( 2 ,21 ‘挫A 標一般用“件數”或“金額”等表示,目的是為找“主要項目”提供條件。 ( 3 ) 不太重要項目很多時,通常列為其他并放在最后,防止橫軸過長。 ( 4 ) 確定了主要因素,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后,為檢查“效果”,還要重新畫出排列圖。 ( 四) 因果圖( 魚刺圖、特性要因圖) 1 .作用:表示質量特性波動與其潛在原因的關系,即分析因果關系的一種圖表。用因 果圖有利于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對癥下藥,解決質量問題,用途廣泛。 2 .應用步驟 ( 1 ) 確定需要解決的質量問題; ( 2 ) 規定可能發生的原因的主要類別( 如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度量等) ; ( 3 ) 畫因果圖:層層進行展開一般至少有二層; ( 4 ) 從最高層( 最后一層) 的原因中選取和識別少量( 3 ~5 個) 看起來對結果有最大影 響( 要因) ,并進一步研究( 收集資料、論證、試驗、采限措施、控制等) 。 3 .因果圖樣式( 見圖4 ) 國4 靜i ‰ 4 .畫因果圖注意事項;一: ( 1 ) 必須發揚民主,各抒已見,集思廣益,聽取每個人的意見;『J 玨i ( 2 ) 確定要分析的主要質量問題,不能籠統,因果圖只能用于單一目標的分析; ( 上。 ( 3 ) 因果關系要層次分明,最高層次與原因應尋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具體措施為止; i 莢:: ( 4 ) “要因”一定要確定在末端因素上,不應在中間過程上;玎勉 ( 5 ) 對末端因素,特別是要因應科學論證。 ‘刪’ 圓 團 二麴》囝嘧黑龍.江省學求牟會論文親 ( 五) 系統圖( 樹圖) 1 .作用:表示某個質量問題與其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求達 到目的所應采取的最適當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種樹狀圖,有著廣泛的用途。 2 .用途 ( 1 ) 企業方針目標實施項目的展開。 ( 2 ) 新產品開發中進行質量設計展開。 ( 3 ) 為確保質量保證活動而進行的保證質量要素( 事項) 的展開。 ( 4 ) 為解決企業內質量、成本、產量等問題所采取措施加以開展。 ( 5 ) 企業承包責任制項目的展開。 ( 6 ) 工序分析中對質量特性進行主導因素的開展。 ( 7 ) 探求明確部門職能,管理職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 8 ) 可以用于因果分析。 ( 9 ) 樹圖的構造:有寶塔型和側向型畫法。 從整個過程來看,也是一個大的P D C A 循環。事前控制是P 階段,策劃、調查、分析、 制定措施并安排計劃,事中控制是D 階段的一部分,主要是實施和檢查,保證達到預期 效果。事后控制是C 、A 階段,要作好檢查和總結工作。 開展Q C 活動,把P D C A 循環與過程控制結合起來在Q C 活動過程中,過程控制是產品 質量形成的主要手段,它本身就是—個P D C A 循環。運用P D C A 循環是—個十分重要而且有 效的手段,我們一直在Q C 目標策劃,實施過程和檢查總結的三個階段中,遵循這一原則;同 時采用目標值量化和統計工具應用等方式。在進行課題研究時,開展各個層次的Q C 活動。在 前期策劃時,主要由管理人員開展管理型Q c 活動,把好注冊登記,課題確定等關口;在實施 過程中,開展現場型和攻關型Q C 活動,解決并克服質量通病及實施中的難點;在事后控制 中,主要是及時統計控制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并分析原因,扎實開展Q C 活動。 四、開展Q C 活動的體會 牡丹江水力發電總廠從1 9 9 7 年—2 0 0 5 年連續七年榮獲省公司Q C 小組活動先進單 位,先后有3 9 個Q c 小組獲上級表彰,其中5 個小組獲電力行業優秀質量小組稱號,共 創經濟效益8 4 7 萬元,參加活動累計l7 3 2 人次。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為提高總廠全 員綜合素質、總廠整體管理水平、節能降耗、提高服務質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通過Q C 活動,把P D C A 循環和過程控制結合起來,是我們在工作實踐中進行質量 管理的一條新路子,希望我們的Q C 小組活動質量如同P D C A 循環的特點一樣,循環前 進,階梯上升。 作者簡介:金京善,女,牡丹江水力發電總廠工程師。 龍翔天,女,牡丹江水力發電總廠高級工程師。 企業QC活動過程控制與PDCA循環企業QC活動過程控制與PDCA循環 作者:金京善, 龍翔天 作者單位:牡丹江水力發電總廠 本文鏈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03267.aspx 授權使用:酒鋼(集團)公司規化處信息中心(wfhy149),授權號:8be6b1f3-6589-4bba-81d0-9e450082b1c8 下載時間: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