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1次基測自然
93年1次基測自然一、單一選擇題 (五十一題,共五十一分)~下列哪一項因素會影響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快慢? (A)聲源的種類(B)聲音響度的大小(C)聲音音調的高低(D)空氣溫度的高低。~「在一支大試管內裝入約九分滿的鐵粉,並將鐵粉磁化,它可吸住迴紋針;再將試管大力搖晃後,則無法再吸住迴紋針。」有關此實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鐵粉屬於軟磁鐵(B)鐵粉容易磁化,也容易消去磁性(C)搖晃或敲擊試管容易使鐵粉磁性消失(D)以鐵粉製成的磁鐵四週無磁力線存在。~甘胺酸的分子式為 C2H5O2N,則下列何者是 0.5 莫耳甘胺酸中所含元素的質量?(原子量C=12,H=1,O=16,N=14) (A)氧 32 克(B)氮 14 克(C)碳 12 克(D)氫 5 克。~如圖為雙氧水分解反應的示意圖。若以 和 分別表示氧原子和氫原子,則圖中空格內應填入下列何者?(A) (B) (C) (D) ~以下為喜馬拉雅山地表下,軟流圈熱流移動示意圖。若箭頭所示為軟流圈的移動方向,則下列何者正確?(A)(B)(C)(D)~如圖為一食物網的示意圖。下列關於食物網中生物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甲可吸收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B)若乙數目增加時,則戊的數目會增加(C)若丁的族群消失,則將無法構成食物網(D)若有毒物質污染環境時,則在己中的累積濃度最高。~下列四種動物的胚胎發展過程中,何者沒有臍帶的形成? (A)狗(B)駱駝(C)海豚(D)鴨嘴獸。~下列何者的成份使得人體血液呈現紅色? (A)白血球(B)紅血球(C)血小板(D)血漿。~下列有關蝴蝶的敘述,何者正確? (A)變態過程須經過蛹期(B)屬於軟體動物門的昆蟲綱(C)具有一對翅,可用來飛翔(D)生殖方式為體外受精,卵生。~下列哪一種疾病不是遺傳性的疾病? (A)血友病(B)蠶豆癥(C) B 型肝炎(D)地中海貧血癥。~男性生殖系統中哪一器官和女性的卵巢功能相當? (A)附睪(B)睪丸(C)精囊(D)攝護腺。~小志和一群同學一起去登山,下列何種行為最可能導致戶外事故傷害的發生? (A)預備遮陽工具和飲用水(B)行經草叢時先用棍子撥動(C)穿著鮮豔衣物並且噴灑香水(D)在高而平坦的背風處紮帳篷。~如圖為某一入射光,經平面鏡反射後,光的行進路徑。若入射光方向不變,要使反射光射向 P 點,則平面鏡要如何調整? (A)向左平移(B)向右平移(C)順時針轉動(D)逆時針轉動。~在眼球的構造中,若(甲)代表水晶體、(乙)代表視網膜、(丙)代表角膜、(丁)代表瞳孔,則光線入眼的正確順序應為下列何者? (A)丁→甲→丙→乙(B)丙→丁→甲→乙(C)乙→丙→丁→甲(D)甲→乙→丙→丁。~有關金屬導體和電解質水溶液中導電因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金屬導體和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因子皆為電子(B)金屬導體和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因子皆為離子(C)金屬導體的導電因子是電子,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因子是離子(D)金屬導體的導電因子是離子,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因子是電子。~將氫氧化鈉溶液(NaOH)與稀硫酸水溶液(H2SO4)混合,其反應式如下:2NaOH+H2SO4 ──→Na2SO4+2H2O 有關此反應的過程,下列何者正確? (A)為放熱的化學變化(B)為吸熱的化學變化(C)為放熱的物理變化(D)為吸熱的物理變化。~在某地的同一巖層中,找到了暴龍和三觭龍的化石。依據前述地層中的化石證據,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A)牠們的血緣關係相近(B)牠們的生存年代相近(C)牠們的食物種類相近(D)牠們的身體構造相近。~下列有關突變的敘述,何者錯誤? (A)自然突變產生的機率極低(B)突變對個體而言都是有害的(C) X 光、紫外線會增加基因的突變機率(D)防腐劑、漂白劑可能造成基因的突變。~添文將右手放入甲杯水中立刻收回,感覺滾燙疼痛;之後再將右手放入乙杯水中,感覺清涼而疼痛減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痛的感覺在脊髓產生(B)甲杯水溫高於乙杯水溫(C)手立刻收回是一種反射動作(D)熱量的傳播途徑為:甲杯水→手→乙杯水。~小敏用複式顯微鏡作觀察,用4倍物鏡看見的影像如圖所示。若換成 40 倍物鏡觀察,則最可能會看到下列哪一個影像?(A)(B)(C)(D)~自然界中充滿著形形色色的生物,但生態學家們仍努力保護現存的物種。其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 (A)成立自然保留區或國家公園(B)維持生物多樣性,達到生態平衡(C)創造新的物種,提高國際知名度(D)提供國人更多休閒旅遊和教育的環境。~下列關於「全民健保」的敘述,何者正確? (A)無病就醫可以避免浪費所繳的保費(B)只提供醫療的服務,但不包含健康檢查(C)是一種自助互助,共同分擔風險的社會保險(D)依規定每月繳納保費外,就醫時不須再付任何費用。~在符合飲食均衡的原則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了攝取足夠的水分,要多喝含糖的碳酸飲料(B)為了減輕體重,應該不要攝取任何含脂肪的食品(C)發育中的青少年應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要蛋白質來源(D)五穀類為人類最理想之熱量來源,故用餐應以五穀類為主食。~下列關於疲勞的敘述何者最恰當? (A)劇烈運動能有效消除疲勞(B)充分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勞(C)疲勞是身體的異常反應,應立即作檢查(D)喝咖啡、濃茶等提神飲料便可以消除疲勞。~牙齒因具有多重功能,故在守護人類健康上堪稱「天下第一關」。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牙齒的功能? (A)咀嚼食物以幫助消化(B)防止細菌侵入口腔(C)使說話清楚流利(D)使顏面美觀。~小萱在彈簧秤的一端綁一物體,且物體的密度大於水。將此物體置於離容器底部 h0 的高度,若施一力 F 於彈簧秤,將其等速且緩慢拉出水面,如圖所示。則下列關於施力 F 及物體距容器底部的距離 h 之關係圖,何者最適當?(A)(B)(C)(D)~已知氧化鈉中鈉與氧之原子數比為 2:1,則鈉和氧反應產生氧化鈉的反應式,下列何者正確? (A) 2Na+O→ Na2O (B) Na2+O2→ 2NaO (C) 4Na+O2→ 2Na2O (D) Na+O2→ NaO2。~有一飽和硫酸鐵水溶液,如圖所示。在溫度不變時若增加水量,充分攪拌後,仍有固體殘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溶解量增加,顏色不變(B)溶解量不變,顏色改變(C)溶解量及顏色均不變(D)溶解量及顏色均改變。~安琪利用起釘器將釘子拔起,其施力 F 的大小、方向如圖所示,則她施力的力矩大小為下列何者? (A) Fd1(B) Fd2(C) Fd3(D) Fd4。~已知使 1 公克的水溫度上升 1℃所需的熱量等於 1 卡,而使 1 公克的酒精溫度上升 1℃所需的熱量小於 1 卡。若將 100 公克、20℃的酒精與 100 公克、60℃的水混合,且在液體的混合過程中並無熱量散失,也未產生揮發或蒸發的現象,則下列何者為此混合液體的末溫? (A)小於 30℃(B)介於 30℃與 40℃之間(C)等於 40℃(D)介於 40℃與60℃之間。~春明做電學實驗時,設計的電路如圖所示。假設電路中導線的電阻為零,則只按下開關 K1 時,電路中哪些燈泡會發亮? (A) L1 (B) L4 (C) L1、L4 (D) L1、L2、L3。~自然界的氧有三種原子:、和,下列有關此三種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三者之中子數相等(B)三者之質子數,以為最多(C)三者之化學性質有很大的差異(D)電中性時,三者之電子數相等。~在 25℃ 時將 CaO 固體加入水中,形成飽和水溶液。有關此水溶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此水溶液 pH 值小於 7 (B)此水溶液可用來檢驗氧氣(C)此水溶液加入酚 試劑呈紅色(D)加稀鹽酸於此水溶液產生氣泡。~如圖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簡單架構,依此架構將不同的物質歸類,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純酒精屬於甲(B)蛋白質屬於乙(C)保鮮膜屬於丙(D)保利綸屬於丁。~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不同季節的天氣圖。請依圖中冷、暖氣團消長的情形,判斷一年中從冬季至夏季,臺灣地區典型的天氣系統發展之先後順序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甲→乙。 ~近代生物學家將生物分為五界。已知結核菌除了細胞膜之外。細胞內沒有其他由膜包圍成的特殊構造。以此推測結核菌應屬於下列哪一界? (A)原核生物界(B)原生生物界(C)菌物界(D)植物界。~小禹想知道 10 公克食鹽的體積,則使用下列哪一種方法測量其體積最適當? (A)將食鹽放入空量筒中,觀察其表面所對應的刻度(B)將食鹽放入裝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所對應的刻度變化(C)將食鹽放入裝有細砂的量筒中,觀察其表面所對應的刻度變化(D)將食鹽放入裝有飽和食鹽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所對應的刻度變化。~關於人類消化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肝臟所分泌的膽汁,藉導管送入小腸(B)胰臟屬於消化管的一部分,是分解食物的主要部位(C)胃腺分泌的胃液呈強酸性,有助於其內的酵素分解醣類(D)消化液先被分泌至血液,再被運輸至消化器官進行消化作用。~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的水面在同一高度上,一條內部充滿水的塑膠軟管連通兩容器的底部。有關軟管內液體的流動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液體由甲容器流向乙容器(B)液體由乙容器流向甲容器(C)液體不流動(D)無法判斷。~將電阻器甲和電阻器乙並聯後,連接至電源上,如圖所示。若甲的電阻比乙大,而且此時甲的功率是5W,則乙的功率為多少? (A)小於 5W (B)等於 5W (C)大於 5W (D)無法預測。~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同時作用在原本靜止於光滑水平面的甲物體。有關甲物體受這兩個力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合力大小為 7 牛頓(B)合力的作用無法使甲物體的動能增加(C)甲物體從 A 移動到 B,合力對它作功為 15 焦耳(D)甲物體從 A 移動到 B,做向右為 1 公尺╱秒的等速度運動。~假設甲、乙二物體的質量比為 1:2,且使甲物體有 1 公尺╱秒2 的加速度,需施 F 牛頓的力。若將兩物體綁在一起,使它們有 1 公尺╱秒2 的加速度,則需施力多少? (A)(F╱3)牛頓(B) F 牛頓(C) 2F 牛頓(D) 3F 牛頓。~已知常溫下 100 克水最多只能溶解36克食鹽,小嬋秤取 20 克食鹽置於杯子內,再加 100 克水入此杯中,攪拌至完全溶解時,此杯中食鹽水的重量百分濃度為下列何者? (A) 100% (B)100%(C)100% (D)100%。~汽車發生事故時,除了碰撞的傷害,也有產生燃燒爆炸的危險。基於安全的考量,汽車常加裝安全氣囊以保護車上的人,安全氣囊被啟動時,氣囊內迅速被充入下列哪一種氣體? (A)氮氣(B)氫氣(C)氧氣(D)氨氣。~此表為臺北和阿里山自1969年至1998年每十年間七月的平均氣溫。根據此表推論,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臺灣北部氣溫比臺灣南部氣溫高(B)兩地平均氣溫的上升情形有減緩的趨勢(C)阿里山氣溫已固定為14.41℃,未來不會再改變(D)三十年來,阿里山氣溫上升趨勢較臺北來得劇烈。~小花全家南下到天氣晴朗的高山上觀測月食,在觀測時,她發現星空中木星比天狼星亮。下列何者是木星比天狼星亮的原因? (A)木星體積比天狼星體積大(B)木星距地球比天狼星距地球近(C)木星含鐵、鎳等重元素,反射太陽光較強(D)木星因其本身發生核融合反應,放射光和熱較強。~生物的演化過程中,當某一族群的個體數過多時,彼此間會互相競爭。發生競爭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個體間的性狀有差異(B)不同個體的基因組合不同(C)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各有不同(D)個體數量超過環境所能提供的最大負荷量。~溼熱的午後,常可發現植物葉片的尖端和邊緣有許多透明的小珠子,如圖所示。下列關於這些小珠子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這是停留在葉面的雨水,會讓氯化亞鈷試紙變藍色(B)這是植物分泌出來的蜜汁,會讓混濁石灰水變澄清(C)這是植物放出氧氣和雨水形成的水滴,會讓澄清石灰水變混濁(D)這是植物體內的水分因為來不及蒸散而泌出,會讓氯化亞鈷試紙變粉紅色。~植物體可分為營養器官與繁殖器官,下列何者為營養器官? (A)甘藷(B)桑椹(C)花生米(D)葵花子。~小雄利用頻率為 50 Hz的打點計時器對物體落下的過程做紀錄,部分紀錄如圖及如表所示。若根據表中的數據推算,則平均加速度 X 的值為下列何者?(註:1 Hz=1 次╱秒) (A) 960 (B) 980 (C) 1000 (D) 1020。~下列何種動物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明顯的改變? (A)人類(B)海豚(C)麻雀(D)鯉魚。二、題組 (三題,共七分)如表列出六種不同物質的比熱。取質量為 50 公克、溫度為25℃ 的不同物質,以一穩定供應熱量的熱源分別加熱。(假設加熱過程中物質並未熔化或汽化。)~(1)加熱 5 分鐘後,下列何者吸收的熱量最多? (A)鋁(B)銅(C)鉛(D)都一樣。~(2)將鐵、銅、銀三種不同的物質,由同一溫度加熱至 200℃,則下列何者吸收的熱量最多? (A)鐵(B)銅(C)銀(D)都一樣。媽媽拿給阿寶一條項鍊,並告訴她:「這條項鍊是由一種金屬打造成的,這金屬可能是鉛、鐵、鋅或鋁,妳可以試驗看看。」於是阿寶做了下列試驗:用電子天平測得其質量為 31.60g;將它放入盛水 20.0mL 的量筒中,見它完全沉入水中,且水面上升至 24.0mL;從項鍊上取一小片金屬放入 1.0M 鹽酸中,發現金屬表面冒出氣泡。阿寶又查出鉛、鐵、鋅及鋁之密度分別為 11.4、7.9、7.1 和 2.7g╱㎝3,且這四種金屬皆可與酸反應。由這些資料阿寶終於知道這條項鍊的成分了。~(1)打造此項鍊的金屬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鉛(B)鐵(C)鋅(D)鋁。~(2)此項鍊的一小部分在鹽酸中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下列何者? (A)氫氣(B)氧氣(C)氯氣(D)二氧化碳。 大氣像一層覆蓋著地球表面的透明薄膜,離地面約 10 至 50 公里之間的大氣為平流層,紫外線充足,有足量的空氣,構成產生臭氧的良好條件,因此大氣中 90%的臭氧分布在此範圍內。臭氧層可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線,離地面 25 公里附近臭氧濃度達到最高。 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彎曲形分子。來自太陽的高能量紫外線(UVB)可將大氣中的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就形成臭氧並放出熱量。臭氧分子會吸收低能量紫外線(UVA)分解成氧原子與氧分子。其反應式如下:O22O O2+OO3+能量 O3O2+O人類若吸入臭氧會傷害肺部,造成呼吸困難,臭氧也會傷害農作物,造成農業損失。但在工業上卻可發揮其殺菌力,用來淨水及清潔蔬果。若這層臭氧層變稀薄,人類罹患白內障、皮膚癌及免疫系統障礙的機率將會增加。科學家發現自 1979 年開始,南極上空臭氧層的濃度有逐年減少的趨勢,此現象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視。~(1)有關臭氧的分子組成,用下列哪一圖形來表示最適宜?( 代表氧原子)(A) (B) (C) (D) ~(2)有關臭氧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臭氧對人類的呼吸器官有害(B)臭氧可作為游泳池水的消毒劑(C)臭氧濃度太高,會使農作物減產(D)急救時可直接提供臭氧讓病人呼吸。~(3)有關大氣中臭氧分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氣中的 90%的臭氧分布在由地面起至 25 公里高空的範圍內(B)臭氧大部分存在離地面 10 至 50 公里的範圍內,但分布不均勻(C)離地面 25 至 50 公里的高空,臭氧的分布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離地面 10 至 50 公里的範圍內,臭氧的分布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93年1次基測自然答案卷一、單一選擇題 (五十一題,共五十一分)答案:D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B答案:A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答案:C答案:B 答案:C 答案:C 答案:B 答案:C答案:A 答案:B 答案:B 答案:A 答案:C答案:B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B答案:A 答案:C 答案:A 答案:C 答案:D答案:B 答案:D 答案:C 答案:D 答案:A答案:A 答案:D 答案:A 答案:C 答案:C答案:C 答案:D 答案:C 答案:A 答案:B答案:B 答案:D 答案:D 答案:A 答案:C答案:D二、題組 (三題,共七分)答案:(52)D;(53)A答案:(54)B;(55)A422234433444334331222412232121111123423444221142113313343356 C 57 D 58 B
|
- 關 鍵 詞:
- 93 次基測 自然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