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燈塔教案 北師大版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燈塔教案 北師大版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課文中寫了哪幾件事物,引導學生體會燈塔面對惡勢力毫不畏懼,堅守服務崗位的可貴品質。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燈塔的可貴美好心靈和暗礁內心的污穢。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燈塔面對惡勢力毫不畏懼,堅守服務崗位的可貴品質。教學準備:課件教學課時:1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激情導入學習課文 說說這篇童話寫了一件什么事? 燈塔具有怎樣的品質,從文中哪些地方體現出來? 想想暗礁為什么認為燈塔可惡,想把它毀滅掉?面對狂風暴雨,雷鳴閃電和咆哮的浪濤,燈塔為什么毫不畏懼? 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 自讀課文 再讀課文,思考 圍繞課后問題展開討論。 小組學習,討論交流拓展延伸 學完這篇童話后你有何感受? 板書設計附送: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燈祭 1教案 冀教版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生字新詞,并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的對父親無限懷念的摯愛真情。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用在讀中的方法進行閱讀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魅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所表現出的樸實的父女之情——父親對我無言的愛,我對父親無限的依戀及懷念。培養學生的對親情的珍愛。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兩代人陰陽兩界無法阻隔的親情。 (二)難點 體會“那燈是不尋常的”在作者心中的位置。 (三)解決方法 1.引導想象,體會作者深刻含蘊。 2.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潛心研讀,深入領悟作者對父親的摯愛之情。 3.重點引導與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相結合。三、課時安排兩課時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抓課文重點內容,教師引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誰來說說你都有哪些玩具?你知道你父母小時侯都有什么玩具?對,他們小時侯不象我們現在玩具都是花錢買的,他們有許多玩具是他們自己或者是大人幫著做的玩具,玩著大人給做的玩具那是一種什么 心情呢?對!我們文中的作者在懷念他的父親,懷念父親親手給他做的燈,他認為那燈是“不尋常的”。為什么會認為是“不尋常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燈祭》板題二、自讀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2.讀準子字音,分析字形:罐、瓢、穗、墓 3.根據課文上下內容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蓬勃 屋脊 安閑 妖嬈 有聲有色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為什么是一盞不尋常的燈呢?四、檢查自學情況五、再讀課文。 1.分段朗讀,要讀準字音,讀的要正確、流利。 2.在課文中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不理解的地方分別做上記號。 3.檢查交流。(一是檢查生字讀音情況。二是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掃除課文學習的障礙。)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一、 讀后交流思考問題 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我們對文本內容有了初步感知。請思考: 每逢過年我就得到一盞燈,為什說那燈是不尋常的,那燈寄托著我對父親怎樣的情思?從文章哪些地方體現出來,找出來畫一畫,讀一讀。(出示中心話題) 二、解讀文本 1.為什么這是一盞不尋常的燈呢?對這一問題展開個性化閱讀,讓學生自由解讀,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個性化理解:父親每年都為我做燈想方設法滿足女兒的愿望,不厭其煩包含著父親親手做的燈走東家穿西家這種感覺的:不同尋常。 有了父親送我的燈,我生活是不同尋常的。 小姑娘在父親的呵護下幸福快樂,父女之間的這種真愛在女兒心目中不同尋常。 做燈的過程不同尋常。 …… 三、走進人物內心,品評摯愛親情 潛心細讀領悟女兒對父親的真摯親情。 結合學生的自身經驗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愛蘊含在瑣碎的細節中,媽媽每天給你梳頭,爸爸每年春天帶你放風箏,媽媽每天接送你上下學,做你喜歡吃的飯菜等。作者父親對她的愛從哪體現出來的?每年得到父親做的燈,體會到父親的愛,從而喜歡父親做的燈,更深愛著富父親,以至于當時去父親時內心無比悲痛,進而涌現出對父親的深深懷念。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內心再讀課文,哪些語言讓你產生共鳴,讓你感動,讓你體會的作者對父親的愛及懷念?給學生充足自由讀的時間,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去感悟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領悟人間的摯愛真情。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每逢過年我就得到一盞燈。 那燈是不尋常的。 但不管它們多么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 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有盼頭的;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有聲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親送我的燈,年則妖嬈迷人了。 我多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到路邊接他呀。 再也沒有接受燈的那種福氣了。 我迎來了千盞萬盞燈,卻再也迎不來幼時父親送我的那盞燈了。四、回顧文章揣摩表達方法 1.本文在語言和表達方法上很有特色。 善于捕捉細節進行描寫 第二自然段詳細介紹了做燈過程,文筆流暢,正因為父親年年給我做燈,所以我對做燈過程才爛熟于心。 2.文章線索 明線:燈 暗線:思父情并舉,感悟跟著作者一起歡樂一起悲傷。 3.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不管它們有多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 …… 這些句子讓我們清晰感到了女兒對父親的熱愛和無限思念。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涌動出一種感動,引起學生的共鳴:去用心體驗親人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珍惜擁有 的快樂和幸福……五、閱讀拓展延伸 遲子建的《白雪的墓園 》、《不滅的家族》、《遙渡相思》《重溫草莓》等。小學教育資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 5 頁 共 5 頁
|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燈塔教案北師大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