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一面》最新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一面》最新教案知識能力目標:正確讀記“殷勤、事業、窘相”等詞語;學習體會運用外貌刻畫人物的方法,仿照課文的寫法學習用外貌表現人物特點(機動)過程與方法: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中學習寫法,體會人物品質情感目標價值觀:在語言文字的揣摩中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板塊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本單元我們的重點是認識魯迅,前面我們分別從魯迅的作品、親人的口中以及死后人們對他的評價中,我們認識了魯迅,今天,我們要從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與魯迅的一面之緣中去認識魯迅板塊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1、 了解作者預習過課文,你對阿累有什么了解?教師簡介阿累:阿累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2、檢查詞語:懊悔 莽撞 赫然 躊躇 摩挲 頹唐 約莫 憎惡 虐待3、學習欣賞難讀的句子4、瀏覽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同學們這是一篇寫什么的文章。寫人記事的文章怎么概括主要內容?(誰干什么?)(提醒要交待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交流4、文中最打動你的是哪個細節。從這些細節中你又了解了一個怎樣的魯迅。(謙遜、關心青年一代、熱愛普通百姓)板塊三:聚焦外貌,感悟寫法這篇課文在寫人的時候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我從同學們的預習中也發現我們很多同學都關注到了這一點,作者特別多次地寫到了魯迅的外貌。1、 劃找外貌的句子2、 出示外貌的句子,感受“瘦”:一起讀句子,魯迅先生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從哪些具體描寫中感受到“瘦” 魯迅先生為什么這么瘦?文中有兩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補充魯迅的最后日子)3、 感受“頑強”除了“瘦”作者還抓住了什么寫?作者為什么要反復去刻畫魯迅的胡子、頭發。他的胡子、頭發用一個字概括地話是什么?(硬)從哪些描寫中讓你感受到的魯迅先生硬的又何止他的頭發。這個外貌描寫又寫出了魯迅的什么性格特征?讀4、 感受寫法 師生合作朗讀,感受作品從遠到近,先概括后具體寫外貌的方法5、小結:作者就是這么從遠到近,先概括后具體,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給我們刻畫魯迅的外貌,一遍遍地加深著印象魯迅這位頑強的革命戰士為了人們的事業一心撲在工作上,頑強地與敵人做著斗爭,從不顧及自己的身體。板塊四:學習文本,遷移寫法(機動)仿寫:學習本文外貌描寫的方法,寫一寫自己某天看到的一個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伯牙絕弦》名師公開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教學重點】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教學難點】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先給大家聽一段音樂,大家要仔細聽,聽了說說你的感覺。(放音樂:高山流水) (學生說說感受)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嗎?她的名字叫“高山流水”,這首樂曲里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為高山流水覓知音講的就是伯牙絕弦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伯牙絕弦》。(板書課題) 一、揭題導入齊讀課題,解題。指導生讀準“弦”。《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楊氏之子)生談學習方法。師: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復誦讀加揣摩,比如聯系上下文,比如參看書下注釋,比如借助工具書等等,今天,我們就繼續用最古老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品析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3遍,做到字正腔圓。 指名讀,師:他讀得怎么樣?評議字音準確和發音的清晰。再讀一讀,不但字音要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尤其要注意斷句。 2.指名讀,糾正斷句錯誤的句子。 師:誰來評一評?出示難讀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師范讀,生再讀。) 師: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出古文的意味。 3.生齊讀,要求文從字順。 三、理解課文 過渡: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同學們再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一)整體感知 1.生談讀懂的地方。(提醒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品質。)2.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嗎?出示“善鼓琴、善聽、善哉”,指名生理解(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說出誰善鼓琴、誰善聽)。“善哉”用現代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師:一個“善”字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二)細學課文: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又何以見得? 2.生找有關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說)哪個字表現出了巍峨?他看見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見了什么樣的山?你哪個字表現了“高聳入云”?齊讀。 師:是呀,一個“峨”字竟然表達出來了這么多的意象,古人講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 還有哪一句能說明子期善聽?出示:伯牙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理解此句。怎樣讀才能讀出江河的寬廣(浩浩蕩蕩)(你抓住了“洋洋”二字來讀出江河的寬廣。 師:聽的出你是在真心誠意地贊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聲表現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寬廣嗎?(指名答) 師:引導學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將自己的心聲、志向融入琴聲中。他表現高山就是訴說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遠大,表現江河就是說自己擁有江河般的胸懷。伯牙是在用琴聲表達自己浩浩然的鴻鵠之志和坦蕩蕩的君子情懷。再讀2.3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義。 師:讀著讀著,我眼前就浮現出了一副畫面,你看見了嗎?生想象伯牙鼓琴,鐘子期聆聽的畫面嗎?(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彈、怎樣聽?) 指名說。(師:透過文字展開想象,會讓我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不過,這兩句話更能凸現的是子期的善聽,文中并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補充伯牙善鼓的資料。 5.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還會表現什么呢? 生:猜想。 師追問:這所有的一切,子期明白嗎?子期理解嗎?子期通曉嗎? 6.師:是呀,高山也罷,流水也罷,悲傷也罷,開懷也罷,真所謂, 伯牙所念——
|
- 關 鍵 詞:
- 一面 2019 2020 年人教版 語文 六年級 上冊 最新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