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音樂下冊 第八課燦爛的陽光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級音樂下冊 第八課燦爛的陽光教案 湘教版教學目標 1. 能認真聽賞樂曲《峨眉山金頂日出》,體驗樂曲的基本情緒及意境。\2. 能學會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3. 能積極參與拉歌的活動,并從中得到快樂。 教學重難點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教具準備《峨眉山金頂日出》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學過程 一、太陽出來了師:你看過日出嗎?你能描繪日出的情景嗎?(學生自由發言。)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看到太陽逐漸升起,我們的心情十分激動,讓我們用歌唱的形式將這壯麗的情景表現出來。將學生分成三個組。老師彈唱高聲部旋律,學生分別唱二、三聲部旋律。由老師指揮,學生進行三個聲部的合唱。要注意三個聲部的和諧統一,表現出太陽蓬勃而出時壯麗的畫面。設計意圖:通過描述看日出的情景,感受日出的美麗,以利于學生用和諧的聲音表現日出的壯觀景象。二、《峨眉山金頂日出》師:我們看到的日出的情景各不相同,讓我們一起去峨眉山,領略峨眉山金頂日出的奇特景象。播放樂曲,學生聆聽并思考:樂曲表現了什么情景?樂曲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它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學生發言,教師出示畫面,歸納:《峨眉山金頂日出》是管弦樂曲《長江畫頁》的第一樂章,由作曲家鐘信明作曲,描繪了拂曉時分在峨眉山觀看日出的情景。它的情緒是優美、舒展的。教師出示主題音樂:教師彈奏旋律,學生用lu輕聲哼唱,注意唱好連線音和保持音。分小組來年系用豎笛吹奏出這條旋律,教師巡視指導,然后分組依次吹奏,互相評價。復聽全曲,聽第一樂段時教師指揮學生演唱《太陽出來了》參與邊縣。聽到音樂主題時隨樂哼唱,用手的動作表現太陽升起的情景(如雙手慢慢向上托舉)。設計意圖:采用聽賞、描述、哼唱、吹奏、動作參與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全身心融入到樂曲之中,并將練聲曲《太陽出來了》參與樂曲的表現,烘托日出的壯觀,豐富參與樂曲表現的方式。三、歌唱太陽師:剛才我們感受了日出的美麗。太陽光芒萬丈,將光明和溫暖灑向大地,我們沐浴在七色的陽光下,快樂地生活。(揭題:《七色光之歌》)師:讓我們來聽一聽這首精彩的歌曲。聽錄音范唱《七色光之歌》,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學生討論、發言。)教師歸納:歌曲的情緒熱情活潑,速度稍快。出示歌譜,再次播放歌曲,請學生找出旋律相似或節奏相似的樂句。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歌譜:教師彈奏齊唱部分旋律,學生依琴視唱。指導唱好休止符:遇到休止符時,閉嘴不發聲,同時雙手握拳,提示停頓。分聲部視唱合唱部分的旋律,然后進行合唱。注意合唱時聲音的和諧與統一。學習齊唱部分的歌詞時,教師播放錄音范唱,學生輕聲跟唱歌詞。找出難唱的地方,采用生生合作和師生互動的方式解決難點。學習合唱部分的歌詞時,先請各小組依次演唱搞聲部,老師演唱低聲部,評一評:哪組同學與老師合作得最好。然后請學生分聲部合唱歌詞,注意聲音的和諧統一。演唱處理:師:陽光明媚,我們的心情也很愉快。怎樣才能唱好這首歌曲呢?(學生發言)。教師小結:歌曲的基本情緒為熱情活潑、朝氣蓬勃,速度稍快。第一、第二樂句要唱得活潑有彈性,前四小節力度為mp,后四小節漸強;第三樂句要唱得連貫、圓潤,力度為mf;第四樂句分為四個節奏相同的短句,要唱得活潑、有朝氣;第五樂句要唱得活潑跳躍,力度為mf;第六樂句和結尾,在重復第五樂句的基礎上,加了簡單的低聲部,增強了表現力,要唱得飽滿、和諧,力度為f漸強至ff結束。播放伴奏音樂,教師指揮,演唱歌曲。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熟悉旋律的基礎上,自主發現歌曲的難點,采用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的教學活動,突破歌曲的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四、拉歌比賽師:同學們都唱得很好。讓我們來個拉歌比賽吧!老師請同學們預習了《拉歌調》這首歌曲,現在請大家展示合作學習的成績。教師彈奏《拉歌調》,學生分組演唱,對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一起評一評哪組預習得最好。采用師生分句演唱接龍、學生分組分句演唱接龍和部分學生領唱歌詞,其余學生齊唱襯詞等方式熟悉和鞏固歌曲。引導學生把握歌曲一人領、眾人和的熱烈、積極的演唱風格,為拉歌表演做準備。師:現在我們來進行即興創編新歌詞拉歌的比賽,比賽的規則是這樣的:以學校唱歌比賽或表揚好人好事為主題小組集體創編歌詞,原歌詞中的固定襯詞部分,如“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羅羅羅呔”應保留。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創編和排練。然后,小組長指揮,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拉歌比賽,拉歌之前喊拉歌的口令,如:“第一組,來一個!”“一二三,快快快!”各組比賽之后,互相評價,選出歌詞內容新穎、拉歌時唱得準確、好聽的組為優勝組。然后全班同學一起演唱優勝組創編的歌詞,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鼓勵他們大膽創編,積極排練,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五、總結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師:今天我們欣賞了美麗壯觀的日出,用動聽的各聲表達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還進行了有趣的拉歌比賽,收獲真大!讓我們相會在下次的音樂課。設計意圖:自我評價和總結,讓學生回顧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課堂小結 用明亮、活潑、和諧的聲音演唱《七色光之歌》。附送:2019-2020年五年級音樂下冊 第六課眾人合伙力量強教案 湘教版教學目標 1. 能學會用優美、和諧的聲音,有地方韻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彎》2. 能積極參與演唱、聽賞等音樂教學活動,體會到“眾人合伙力量強”的內涵,增強合作的意識。教學難點 1. 歌曲中附點與切分節奏及幾個旋律大跳部位的準確演唱。2. 歌曲兩聲部多種形式的聲部合作及聲音的和諧。教學重點1.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滲透“眾人合伙力量強”的主題思想。2. 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彎》的藝術處理與表現。教具準備 竹竿、麻紗教學過程 一、 聽音樂進教師二、 啞劇導入循環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彎》主旋律音樂。師:今天,我給大家表演一個小啞劇,然后請同學們猜一猜它說明了什么道理。師表演:拿一根小竹竿,輕輕折斷,又拿一把竹竿,用很大的勁也折不斷。 拿一根小麻紗,輕輕折斷,再拿三縷麻紗,用很大的勁也扯不斷。生:……師總結出哲理一:“一根竹竿容易彎,三縷麻紗扯脫難。”三、新課學習1. 聽賞與學唱歌曲主旋律(1)聽賞。何紀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彎》師:有一首歌正唱出了這個道理。請聽《一根竹竿容易彎》。邊聽邊想: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從哪一點聽出來的?生:……師總結: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紀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濃郁的湖南地方特色。歌曲內容告訴我們團結合作是多么重要。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處處需要團結合作。師:上節課通知大家我們要舉辦一個“音樂河龍舟賽”,大家帶工具來了嗎?……(生出示竹竿。)今天,我們正式舉辦這次比賽。這次比賽目的是:在音樂河中體驗怎樣合作。宗旨:是友誼第一,比賽
|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五年級音樂下冊第八課燦爛的陽光教案湘教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