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日日盤中餐》教案
2019-2020年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日日盤中餐》教案活動目標:1. 知道我們一日三餐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2. 知道餐桌上豐富的食物來得都很不容易的,培養愛惜食物、不浪費的習慣。教學重、難點:知道食物來之不易、愛惜食物、不浪費。活動新授: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件演示:做成動畫)由淘兒簡介黃豆的用途。(用此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新授:1、提問:昨晚同學們都吃的什么呀?看得出來我們的“日日盤中餐”的種類真是多種多樣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以易于學生發表自己感受)2、出示書中的圖,它們是用什么做的?怎樣加工而成的,它叫什么呢?(為后面引出水稻做一個鋪墊)3、這個同學們認識嗎?(水稻圖)你想了解大米的來歷嗎?(引出全課重點的內容,讓其為目標服務)4、先來做個小小體驗吧。(彎腰之式)匯報感受。(體驗活動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們有親身經歷的機會,從而易于理解農民的辛苦)5、(錄像)請你仔細觀察這些人物的動作,看看會發現什么?這個動作就叫做插秧。那農民們在插秧的季節里要從早到晚做這個動作,你想他們會怎么樣?(讓學生認識到體驗的目的,同時初步產生對農民的不易與辛苦) 6、做個小游戲:你有勇氣試試嗎。(插秧動作)(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自己說出親身感受)7、再看一次錄像,認真看看他們的腳(踩在更涼的水里,你想他們會怎么樣呢?)(再次加深學生們對辛苦的理解) 8、他們還要進行鋤草、施肥、殺蟲,你想想照顧莊稼地容易嗎?(幻燈片出示,讀時要用沉重的語氣,為學生創設一種氣氛)9、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一張農民們人工收割水稻時的照片,請你學一學這個動作好嗎?大片大片的莊稼他們都是這樣收割的,你想一天下來,他們會怎么樣?有一些地方可以機械收割了,我們一起看一看。(簡介脫粒)下面這段錄像請你仔細觀察,看到了什么請說給大家聽。(簡介揚場)(模仿動作談出感想,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在視覺方面再次加深感受,并對必要的概念做簡要的解釋)10、現在你再看到這碗大米飯,你想說些什么?(結合古詩)(學生們發自內心的表達能夠揭示本課的教學目標,可運用古詩,相信學生們學過本課后再背這首詩的感受一定不同)11、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照來照片,引發學生的深思。(身邊事情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的思維會活躍起來,積極思考)12、 看誰是誠實的孩子,我想問一下,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幾乎每天都剩飯?(對孩子是一次考驗,同時也是對本班情況的一次把握,這時相信舉手的同學已經不好意思了)13、看書上的圖,提問:“媽媽,我不想吃了。”你有過這樣的做法嗎?相互交流一下。(此延伸內容利用家庭資源,意圖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并在整個生活中能和周圍人一起貫徹本課的教學目標)14、背誦古詩《憫農》了解古詩的內容意思。15、兒歌表演《一粒米》,培養學生愛惜糧食的意識。三、總結:相信同學和你們的家長都會成為愛惜糧食的好公民,對嗎?【用提問的形式再次強調本課重點】四、布置作業,組織課外活動任命學生為“家庭惜物督察”,負責監督檢查家中浪費現象,讓家長與兒童之間互相督促。《日日盤中餐》一課活動策略根據絕大多數學生生在城市,長在城市,又有比較富足的生活條件這樣的特點,我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回顧、觀看水稻的來歷錄像以及利用靜靜的體驗與快樂的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不斷的讓學生在看、說、想、動之中感悟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認識到盤中餐的多種多樣,不同人是有不同的飲食習慣的。激發學生從內心發出真實情感,并以將課上內容進行延伸,使學生的誓言得以監督,還發揮了他們的主動參與性。附送:2019-2020年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愛向我走來》教學設計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生活中別人給予自己的愛。2. 樂于參與有益的活動。3. 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活動準備:配合教學內容的電腦課件。活動時間:1課時。活動過程:一、激情導入師: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是愛,給予我們力量;是愛,讓我們幸福的成長!今天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圍繞在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愛。二、模擬情景,親身感受1.出示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師:我們的小伙伴濤濤,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他有爸爸、媽媽,還有疼愛她的爺爺、奶奶。師:濤濤高興的告訴我們:出示濤濤說的話:我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她總在生活上給我最大的關心。記得上次我發燒,是媽媽一直忙里忙外照顧著我;我的爸爸雖說是嚴厲點,可他也很愛我,他總是希望我能成長為一個最堅強的男子漢;爺爺、奶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最疼我了,爺爺總夸我——“你真棒!”,奶奶總是愛嘮叨——“衣服要多穿!”“早飯要吃飽!”……瞧!他們的愛,讓我生活的多快樂!2.師:看,濤濤擁有這么多親人的愛,他多幸福啊!那么,同學們,你的家人也疼愛你嗎?有誰說說你的家人是怎樣疼愛你的?(學生自由發言,相互交流,說說家人疼愛自己的具體事例。)3.師:是啊,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感受這家人給自己的愛。正是這些家人的愛,讓我們擁有了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4.教師過渡:同學們,談到愛,我們首先想到,似乎都是親人之愛,可是大家是否想過,在我們周圍,除了親情,還有來自校園中的友情,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愛。這些愛,同樣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因素。5.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聽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愛心故事。(教師為學生講課本中的愛心故事——《恩情》。) 師:同學們,一個感人的愛心故事聽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的恩情都是誰給的嗎?(指名學生談聽了故事后的感受。)6.師:那么,在學校,在社會,在我們身邊,你都感受到了那些愛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愛存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7.匯報交流。在學生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親身感受到的具體事例。8.教師小結:大家說的太好了!其實,如果我們能夠用眼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你會發現,愛,無處不在;愛,無時不在!但愿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在愛的陽光下快樂的成長!三、課后延伸1.快快行動,把你親身感受到的愛的故事寫進日記吧!2.悄悄問自己:我該怎樣匯報他人給我的愛呢!小學教育資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 6 頁 共 6 頁
|
- 關 鍵 詞:
- 日日盤中餐 2019 2020 小學 品德 生活 年級 日日 中餐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