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 (8)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問題想起 第 1 課時教材分析: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解答求剩下、求兩數的和、兩數的差等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通過實踐操作體驗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充分利用這一策略的基本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設計理念: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興趣,通過具體的情境,運用學生在日常生活積累的經驗,由易到難,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并掌握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我還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觀察等方法,感悟體會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這一策略的應用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根據題中的條件和問題,選擇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數量關系,進而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能力。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發展學生連貫、有序、有層次的思維能力。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從問題想起,根據問題分析數量關系。教學難點:根據問題確定數量關系,并解決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談話:同學們,你們有去過商場購物嗎?出示例1場景圖。提問:1、商店的物品有哪幾類?第類有幾種?它們的價錢是多少?2、如果你有100元,這些商品你想買什么?還剩多少元? 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啟發引導。[設計說明:呈現例1場景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明確物品的種類和它們的價錢,根據日常生活購物的經驗為接下來解決問題給予支持。最終將學生引入“最多剩下多少元”這個問題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順利地解決問題。]二、交流共享1.教學例1。(1)出示教材第27頁例1情境圖。談話:小明和爸爸今天到商場購物,他們帶300元去商店購物。想一想,他們可能買什么?利用課件把畫面集中放大到運動服飾和運動鞋的場景中,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 提問:小明和爸爸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可能花多少元?學生計算,并說出多種可能,教師相應板書。小結: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因為選擇不同,有多種選法。購買不同價格的運動服和運動鞋,剩下的錢是不同的。(2)出示問題:學生讀題。小明和爸爸帶300元,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師:怎樣購物,剩下的錢最多?學生同桌互相討論: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匯報。師小結:購買的商品價格最低,剩下的錢就最多。提問:你們能根據問題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并形成算式。學生匯報交流:1.剩下的錢等于帶來的錢減去用去的錢,可以先算出用去多少元。2.可以先買價格最低的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用多少元。再用帶的錢減去用去的錢,得到的就是最多剩下多少元。學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師板書。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師小結:剩下的錢等于帶來的錢減去用去的錢,(3)提問:如果買3頂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提問:你能根據問題說出數量之間的關系,你是怎樣理解“最少找回多少元”這個問題的?根據問題你會列出算法式嗎?學生獨立列式。提示: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樣算,再列式解答,展示匯報。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2.思考: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學生相互交流,匯報體會。師小結:我們要明確題目中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根據問題分析數量關系,可以從問題想起,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設計說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策略是隱藏在題目中的,所以讓學生在具體的分析、理解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和思考問題,感受并掌握策略應用的特點,學會主動運用策略來解決問題。]三、策略鞏固1. “想想做做”第1題。根據問題說出數量關系式,并說說缺少什么條件。(1)出示問題(1),要求“桃樹比梨樹多多少棵”需要哪兩個數量關系? 追問:要解決這個問題,還缺少什么樣的條件?學生補充條件后,將條件和問題結合在一起,檢驗補充的條件是否正確。(2)學生獨立分析問題(2),結合(1)的想法,解決問題。教師小結: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時,重點是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觀察表格,明確題意,確定問題,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得到啟發。提示:要求足球組的人數,可以先算籃球組和田徑組的人數之和,再將總人數減去籃球組和田徑組的人數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組的人數。3. “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1)解決問題時,要明確哪些條件?(2)解決問題時,要算什么?你是如何想的?[設計說明: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突出了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策略的主要特點,有利于學生加強學生對解決問題策略的深入理解,積累經驗,增強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課后反思:本課以小明和爸爸購物的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在觀察、讀題中自己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并引導學生充分理解題意,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在明確要求的問題和條件后,分析、整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再用列式計算和填表的方法求出問題的答案。感受到可以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來解決問題。之后讓學生說一說用這種方法解題后有何體會。然后安排了幾個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用從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思考的策略,理清要求和問題之后再來解決問題。體會到用這種策略解題的好處。本節課,我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在習題處理上,害怕學生完不成學業,不能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處理的題目,感覺自己“扶”的有點多!這是本節課最大的遺憾!
|
- 關 鍵 詞:
- 解決問題的策略(8)

關于本文